基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日期:2019-04-10
基地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初具规模
斗门区的特色种植产业以水稻、果蔬为主,供应港澳以家禽为辅;白蕉、莲洲镇与西江支流相伴,土地肥沃,是特色种植产业区,盛产稻米、果蔬等农作物,畅销港澳及内地市场。
特色养殖产业则以养殖鲈鱼著称,养殖面积约12.56万亩,有大型养殖专业户50家、生产加工企业22家,引产鲈鱼约12万吨,产值达25亿元,年产量约占全国的47%,是全国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其中深受港澳及内地消费者青睐的“白蕉海鲈”,2009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2011年白蕉镇获评“中国海鲈之乡”称号;2017年“白蕉海鲈”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斗门区获选“‘白蕉海鲈'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了珠海特色农业金子品牌。
2018年,该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74.1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4.3%;渔业产值56.7亿元,同比增长2.6%,从而使承担、创办“供港澳鲜活农产品基地”有的放矢,为基地建设的推进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8年斗门鲜活农产品基地企业全年生产经营情况良好;企业反馈2018年人工成本同比2017年增长约15%,为谋求长远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地企业人才内部资源。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顺利通车运营,通车前鲜活农产品出口香港需绕道虎门大桥,全程运输时间约6小时,而大桥开通后,时间可缩短至1小时以内,并且24小时通关,运输成本节省一半以上,鲜活农产品存活保鲜率大幅上升;12月我基地企业珠海市海淼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的鲜活水产品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通关试运输成功,标志着在不久的将来,大量鲜活农产品可以通过这个途径输出港澳和海外市场。2019年企业生产经营和进出口贸易将随着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的完善落实,有进一步快速增长。